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 李 卓 每日經濟新聞編輯 陳 旭
打造智慧城市,離不開零售和與之相對應的物流的升級、數字化和智能化。更進一步說,智慧城市已經成為提升城市品牌的關鍵。
8月29日,參加“融聚力量·成就未來”2017城市品牌傳播論壇的京東物流CEO王振輝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并就京東物流如何踐行智慧物流、提升消費者體驗、促進產業繁榮從而助力城市品牌升級等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隨著電商的迅猛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個性化,當前的市場已經拉開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序幕。正是在此背景下,王振輝認為,未來消費的有兩個關鍵詞:“無界”和“精準”。一方面,消費者將面對無數多的屏、無數多的場景、無數多的入口,這種“無界”代表的是未來零售的寬度;另一方面,未來的感知和大數據技術將會賦予洞察每個消費者個性化需要的能力,因此“精準”正是要做到從“大眾市場”到“人人市場”。
在王振輝看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到來同時深刻影響著物流變革,具體體現在對人、貨、場的重構,進而對消費、產業和技術產生影響,來影響未來物流的發展。第四次零售革命不僅在消費端要求物流服務推出更多更個性化可選擇的服務;而在產業端方面,未來的貨物圍繞客戶需求為中心,貨物生命周期更短,迭代更快,少批量、多批次成為物流的主要特點,這要求有物流的協同平臺,在消費者多場景消費時不僅能夠實現商品從品牌商到消費者的快速敏捷移動,同時能將末端消費者的數據和消費洞察逆向傳遞給整個供應鏈的上游企業,這勢必使短鏈化供應成為物流的發展趨勢。
經過十年的努力,京東已經建立了全球唯一的六大物流網絡,包含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達達)。這些網絡可以覆蓋全國99%的人口,并將全球46個國家的貨物運到國內。京東平臺52%的訂單在6小時內完成交付,92%的訂單在24小時內完成交付。“這一切,都和智慧物流的科技和綠色密不可分。”王振輝認為。
王振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技術是不斷推動零售業和物流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原動力,京東的無人技術已經取得實質進展,利用大數據進行智慧預測等技術手段也已經成熟運用。在綠色物流方面,京東在流程上實現了全程電子化,引進新能源電動車,京東自行研發了可降解的包裝袋,都將大大減少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量,為綠色城市的建設貢獻應有的力量。
此外,京東物流在過去這么多年利用大數據不斷優化路網,很大一點就是為了避免交通擁堵、保障準確送達,這個過程中的科學規劃和智慧決策,都會讓城市體驗更加美好。
放眼未來,王振輝表示,城市智慧物流還將在倉儲、分揀、運輸和配送環節發生深刻變化。包括京東的無人倉、無人車輛,包括地下超級樞紐等,都會大大變革貨物配送方式,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設和城市品牌的升級。